巴塞隆納不敵因靠近中心而被選為首都的馬德里,是西班牙第二大城市。她有自己的傲骨,說的是
加泰隆尼亞語,對鬥牛文化嗤之以鼻,加上有高第留下的各式特殊建築,與眾不同的公園和哥德式
的古老建築,被賽萬提斯譽為「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」。
在探訪此城前看了一些資料後對聖家堂及米拉之家充滿好奇,親身體驗後對大師高第更充滿敬意,
直白滴說:「高第實在是太厲害了!」
引號內的背景資料係節錄自「Mook 自遊自在西班牙」與王儷璟小姐所著「巴塞隆納,不只高第」:
「聖家堂,不受教皇統御,也非天主教財產,是一間私人的建築。以捐款與門票收入作為主要建造
資金,也是世界上唯一未竣工,已完成的部分就已被列為世界遺產的建築。1882年開始興建至今超
過100年仍未完工!」
「高第設計靈感來自蒙瑟瑞特(Montserrat)聖石山,預計由18根高塔和3座立面組成。外圍每座立面各有4根
高塔,代表耶穌的12門徒;內圈則有4根高107公尺的塔,代表4傳福音者;最後是2根位於中央更高的塔,分別
代表聖母瑪麗亞以及至高的耶穌,這塔將高達170公尺,也就是說,蓋好後將比自由女神像更高,成為世上最高
的教堂。」
「三個立面為誕生立面:細述耶穌誕生與幼年,復活立面:耶穌受難及死亡及耶穌死亡,審判,陰間及最後榮光
的光榮立面。」
「誕生立面是高第最嘔心瀝血的設計,每吋空間都述說著故事。在設計這道立面時,挑選附近居民作為模特兒,
希望能成為所有人都喜愛親近的教堂。光是誕生立面就花了近50年才完成,共有三個門,由右到左為:信,望,
愛。」
教堂內部:
彩繪玻璃,光線透入光彩奪目。
最讓人驚艷的是:「高第將大殿設計為一座森林,柱子是樹幹,拱頂是樹葉,開枝散葉的樹枝撐起
整座空間,也在樹枝的分枝處,設計了許多橢圓形,用來放置燈光的關節;為了讓室內產生陽光灑
落的效果,在頂棚開了一個個的圓洞,彷彿金色的葉子在大殿頂上發光!!」
中間這個區域可供遊客禱告,但進入後不可站立,要立即坐下且被要求一定要安靜。
這是在復活立面旁邊矮小的屋子,是高第設計的學校,像葉子般起伏的屋頂,波浪般的壁面,小巧可愛。
「高第自幼患風濕症,無法與同齡小孩在街頭嬉戲,也較晚入學。他母親花了許多時間陪伴他在鄉間漫步觀察大自然,
養成他敏銳的觀察力,成為師法大自然的建築師。加上他家世代是製作鍋爐的鐵匠,自小在父母的工坊長大,擁有
良好的空間結構能力與立體幾何感。」
從樹葉的結構產生柱子的靈感
樹根
「高第看到老人拄柺杖,就想到如果傾斜的柺杖可以支撐老人,那傾斜的柱子也可以撐得住建築物。另外,他也發
現大自然中也有不少幾何形象非常堅固,像薄薄的一層蛋殼就足以保護雞蛋,所以覺得大自然的形狀可以應用在建
築上。他幾何運算的能力與不凡的創新,仍是建築界的研究話題。」
像葉子般起伏的屋頂
高第的年代就已有電力,電梯,所以參觀聖家堂可以選擇坐電梯到屋頂參觀。不過因為屋頂在施工,很多區域不能
進入,只拍到小小的窗口向下鳥瞰的街景。
參觀聖家堂的人潮很多,要儘量早點到,我們早上9:30左右到達,大概快11點才買到票入場參觀,搭乘電梯的時間
則排到12:45分。
雖然等待的時間很長,但非常值得,現場親身體驗覺得很震撼,尤其是森林般高大的大殿,真的好美。可以想像高第
為了聖家堂投注了所有心力,智慧,也因為聖家堂激發了對高第的好奇,想要更多瞭解高第這個人與他背後的故事。
- Aug 01 Thu 2013 20:32
【西班牙‧巴塞隆納】聖家堂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禁止留言